《明悉法师—开示点眼》


 -------(2023 03 17)-------
  随顺因缘,安住当下。净土法门是弥陀之愿力安一切众生心。于安心中体会当下的美好和满足,一切时中随遇而安,不攀缘于过去,不妄想于未来,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抓取彻底休息下来,深信一切都弥陀最好的安排。感动于弥陀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予我了,生命是个奇迹,永远以一颗未曾有的心欣赏这个赤裸的心所呈现出的美妙的世界。再读师父的《出家孤独行》,依然被那颗光明灿烂的心深深的震撼。

风和日丽天,山青水秀间,
灿烂人生事,七彩净土诠。
庆幸弥陀教 导师慈父心,
本土原在此 不假漫游寻。



 -------(2023 03 16)-------
  教法力量之威猛是超出想像的。修行无有后路可退,唯有勇敢的面对。抉择了弥陀教法就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之路。弥陀会以最精准恰如其分的方式掀起我们无始以来的执着的种子,显现最对称的境界来戳中我们的痛处,把我们最在乎的东西赤裸裸的掀起来,让我们看到它,觉悟它,在愿海中消融,这个过程在感受上会有痛,但很值得体验。我们很难了解自己无始劫来的创伤,我们会不自觉的把他们封存在意识深处,但这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源,我们越脆弱的部分就是我们自我最深的地方,若不是教法,若不是那颗纯粹的求道之心,谁愿意揭开自己的痛处。在那痛处被揭开的时候我们可能很想被关心,被理解,想要在情感上得到慰藉,想要亲近的人过来安慰一下我,但内心的守护会提醒自己唯有仰靠弥陀,内心忍着痛也要守住这一点,这一切的境界都是弥陀的加持,一切的痛是如幻的,只是让我看到深处的执着而已,一切交付了于弥陀大愿,在愿海中消融,在愿海中疗愈。犹如脚踏大地,那颗心平实下来,承认自己的业习,接受这如幻的痛,也知道这没有问题,这只是觉悟路上的一道道风景,一路前行,修行是勇敢者的游戏,游戏也会不断的升级,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15)-------
  等持是要在一切时处运用的。见地上认识到一切法本来清净平等,更要在每一件事情上去运用。比方说在与别人交流时,对方总是站在分别对立的角度,不能在同一个缘起上交流,这时内心会不耐烦,会觉得对方很世俗,非同一守护,认为自己在依法交流而别人没有,这时候内心就失去等持了。一个念佛人应当在此处以平等缘起回观,九界同归,一切都没有问题,所谓的用法与不用法也是平等的,本无法与非法的对立,是我自心把别人的世俗着实了,他显现的所谓的不依法也是令我觉悟的,本无实有,本来清净,在此处南无阿弥陀佛,法与非法一时消融,一切本是游戏,一切众生,同归极乐,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有感恩。


 -------(2023 03 14)-------
  念佛所念,传承决疑。念佛法门的关键是切换到佛的角度去用心,所谓的念佛所念,弥陀如是念我亦如是念。所谓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亦如是念,佛念九界同归,咸得往生,我亦如是念。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在弥陀报德中游戏,在法界中游舞,佛念一切清净圆满无碍,我亦如是念,意识法界在一切因缘中无碍自在,不染着业相,不建立对立。心本来与佛无隔碍,任运取用佛功德,念佛所念,与佛同愿,九界同享胜妙果,速得成就大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13)-------
  净土法门之点眼处在于弥陀报德回施于九界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往生做增上因缘。此缘起力不可思议。然此与上帝创世界,信上帝得永生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弥陀净土亦是法由心生,非心外有法。弥陀是众生心中之弥陀,众生是弥陀心中之众生,弥陀愿力直下印契一切众生本具性德之事实,自他不二,心佛无别。而上帝教是上帝主宰一切,乃是我见之投射,此知见并非缘起性空,亦非法由心生。正见是佛法之根本,净土一法乃无上圆顿了义之见地所呈现之易行法门,实为不可思议,故学人当依经典传承随顺得入,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12)-------
  平等缘起的运用是实践净土教法的关键。我们所见的世界并非真实存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用什么心来看。以染污差别心去看,我们看到的就是众生的染污,人我是非,高低贵贱,爱憎分明,无限的纠结的业海由此展开。以佛力住持清净平等缘起来看,则一切的显现皆是清净圆满无碍,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法本来清净,视一切人都是善知识,一切境界都是弥陀的加持,都是令我觉悟的,都是我心的显现,都是缘生缘灭的。所谓的修行就是把心念所依的缘起运用清晰而已,别无其他。佛力住持平等缘起,一真一切真,心平等故一切法平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11)-------
  净土教法至简至明,九界同归,一切众生皆以佛为师,以三无差别为缘起,远离人我是非,不依差别业相为所依。坦荡大方,无贡高无下劣。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信仰,尊重自己的选择,方为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才会尊重别人的生命。净土团体中应以平等缘起消融一切众生的攀比习惯,不突显个人的才华能力学识,或者可以展现每个人的才华能力学识,而不以这些为修行所依,真正所依是九界同归,念佛不念业,一切差别都是觉悟用法的机会。莲社的价值即在于此,祝福一切莲友永葆初心,勿念是非,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10)-------
  佛力住持可以穿越时空,存在于一切的境界中。每一个生命都在经历她的心呈现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是不同的,于是就形成了无数的界。界与界之间存在同分相似的部分就形成了共业,因为我们的共业于是就有了人类的界,我们似乎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这完全只是心投射出来的影像,完全只是幻相,只是我们习惯了认为我是实在的,世界是实在的,但是只要我们的业发生一点变化,我们所呈现的世界就立刻不一样了。当熟悉的外境都在变化,一切无法掌控时,自我会开始感到恐惧,无数的轮回中我们在各种心念呈现的世界中不断流浪,不断穿越,一再迷失,把外境当真,被深深的自我真实感所欺骗,陷入深深的恐惧中。而唯一不变的真实力量就是信仰,在一切的外境都无法依赖之时唯一的笃定就是心念中对弥陀的信任,那种稳定的载负感会超越恐惧,穿越种种境界而永远不变的力量佛力住持,深深的融汇在心中,被无条件的爱着和穿越一切时空的摄持着而深深感动。佛力无有障碍的住持一切的时空法界,那种温柔而广大的慈悲是永远的依怙,真实的依怙,会带领我们穿越一切生死恐惧回归究竟的安乐处。佛身充满于法界,普应一切众生心,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9)-------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净土教法,畅佛本怀,揭示一切众生心地法藏,彰显自性本地风光。直截了当,和盘托出,诸佛共赞,十方齐唱,无上了义,不可思议。功德力用非其他方便教法所能相提并论。如来施设方便教法乃是从枝末下手渐渐趋向根本,从众生业力处对治习气,积累资粮等,此等教法众生容易接受而道路长久累劫难成。而净土一法,直探本源,穷尽法海,全体授与佛果,如净琉璃含宝月,一法普应群机,一法涵盖万法。但得本,不愁末,忆佛念佛,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时处依体起用,但能认得清,守得稳,则随缘运用无不自在,自利利他永不枯竭,其力用之急速精彩省力实为不可思议,智慧慈悲方便不断呈现,毫无遗憾,随顺法满足故速得成就无上菩提,一生成办永不退转,赞莫能尽,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8)-------
  净土教法之关键在于唯一直指无上心这一事实。历代善知识称净土是圆顿之法意在于此。所谓舍弃一切方便但示一乘。弥陀弘愿直指一切众生本具,在此处安心,在此处抉择,在此处起行。不杂余善,不落渐次,不关人情。真正净土善知识一定是在此处毫不留情的剥离一切自力,一切通途一切渐次,彻底展示无上心于一切有情。不拣择任何一众生,确信一切众生本具,守护平等缘起,不被众生的千差万别的角度所转,以无量的耐心面对一切众生种种需求,而只是回施无上心而已。此无上大利唯佛能知,故传递亦是乘佛愿力,非关己德,只有体会佛恩而已,故能传所传皆是佛力使然,皆是平等,同践法则,同为莲友,缘起清净,法执荡尽,教法圆顿了义实为难遭难遇,所遇者皆不可思议善根成熟,故佛言:快哉甚善,吾助尔喜。祝愿一切众生,共入弥陀愿海,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7)-------
  印祖言:欲得佛法实益,需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有一分受益。有十分恭敬则有十分受益。然此恭敬心非造作的恭敬,造作的恭敬会带来委屈和压抑,也不是从表相而谈的,表相的维持如果与发心不相应那仍是为自求。恭敬是与真心相应的如实呈现,是无上心的回归与展示。此处没有贡高没有下劣,不会对某些人恭敬对某些人不恭敬。他是一种一而贯之的真诚流露,平等展示的如实心行,恭敬也可以表达为真诚,是由正见正思维出发的信仰的守护。是确认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确认了一切的因缘都是佛力住持而展现的生命品质,远离虚伪,不需刻意,非是人情,性德本来如是,非修而得,不假外求,唯佛是念,礼敬诸佛,礼敬一切,无一法能出其外,无一事不在其中,因缘上的亲疏远近不碍心地的真诚恭敬,习气上的骄慢卑下不妨誓愿的唯一守护,心地普敬与佛同愿与佛同俦,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6)-------
  珍惜现缘,并非有更好的在远方。现缘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全然的投入和无比的珍惜的,甚至包括一切的烦恼,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情绪,或是我们最不喜欢的人都是要去珍惜和觉悟的。如果我们试图推开它,忽略它,那么这样一段因缘对我们来说就空过了,如果我们一直用选择好的,回避不想要的方式处理我们的烦恼或是不喜欢的境界,那么我们可能会是空过了无数的觉悟的机会,甚至会空过一生。我们习惯了认为有更好的在远方,于是一生只在追逐与错过中虚度。古德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弥陀大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无尽开阔广大的胸怀包容一切,接纳一切,于一法无有对立,无有拣择的承载和支持。以念佛心觉悟现行,贪嗔痴慢疑皆方良师益导,没有什么是不能觉悟和面对的。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现行总集自解脱,何处青山不道场,珍惜当下,生活即是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5)-------
  无量劫的生死勤苦只是因为不知生命是本来具足的。每个生命都在很努力的活着,我们希望活的更好。我们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努力的挣钱,努力的修行,都是因为觉得现在不够好,我们深陷一种模式中,就是我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而对当下的一切永远是觉得不足的。这种亏欠模式是我们努力做好一切事情的原动力。在修行这条路上我们会显得非常精进,非常自律而我们没有真正的放松过,没有真正的歇心过,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想把一切做的尽善尽美,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与道相背的,只因为我们没有认知生命是本具的。十方诸佛出世无非指示我们这一事实,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本具的。佛陀永远会以那慈悲温柔的眼睛注视着我们,他的眼中永远看到的是我生命本来具足,本来清净圆满,本来是佛。弥陀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大愿永恒的印契一切众生的本具之心,回施一切生命无条件的回归本心的召唤,以佛的愿力证实一切生命本来往生,一切生命无有障碍,一切业力了不可得。我们可以在佛愿的保证中彻底休息,彻底放松,彻底歇心,确认我们是具足的,以无比安稳确认无疑的心欣赏一切接纳一切,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都不需改变,不再造作,不再勤苦,不再要求。脚趾轻轻的触摸大地,微风中树叶轻轻的飘落,停下脚步阳光温暖的晒在身上,与一切有缘人共享生命中无比珍贵的每一时刻,以无比温柔的眼睛欣赏生命本具的光辉,视一切都是弥陀的显现,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4)-------
  经过了一天的路途颠簸,终于从老挝进入泰国。路上偶遇一位背包客,一路同行。中途载我们的中巴汽车司机把我们五人放在了一个小的站点,说是让我们吃个饭他去接个人立刻回来,结果去了一个多小时不见人影,一问情况原来会是去机场接客,还有这种操作,真是奇葩。被他这么一耽搁,我们到口岸的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口岸八点关闭。一顿办手续之后到达泰国边境已经八点。工作人员说明天再办吧,下班了。我们被卡在老挝和泰国中间地带。还好明谷菩萨机智跟工作人员讲我们是来陪同师父们去寺院参学的。做为全民信仰的泰国工作人员一听立马决定加班为我们办手续。由于时间不够,我们还没有兑换泰国货币,还好同行的背包客身上有现金,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天的奇幻之旅同行的每个人都有所体会,佛力载负体验一切的游戏自在,一切因缘中深信都是佛力住持,一切的显现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自心的显现,对一切都不需要担心,恐惧,只是去经历感受珍惜体验就好,佛力住持下,生命中一切的遇见都是礼物,都是觉悟的正机,感恩弥陀老爸的厚爱,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3)-------
  不要迷失在固定角色里。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会体验很多的角色。儿子,学生,兄弟,恋人,丈夫,老师,出家人,爸爸等等,体验每一个角色时都想要认真的做好,做到让角色需要的人满意,这没有问题。可是在体验的同时我们会当真,因当真而在意,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于是我们的心就被限制在了角色里。我们不允许自己的心产生与角色不对称的念头,我们会不断的压抑自己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兄弟好丈夫……,我们忽视了心念是缘起的,是没有自性的,一心本来具足十法界一切的种子,有无限的可能性,不会是因为你是孩子就不会有恋母情节,不会是因为你是兄弟就不会有打人的想法,不会是因为你是老师就不会有嫉妒学生,不会是因为你是出家人就不会有情感,也不会因为你是一只狗就不会爱上人类。一个生命的真正价值是觉悟真理,了解生命的本质。而并不是只为了做好每个角色应该做的而已。每个念头都没有本质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它只是随因缘而显现而已,如每一颗划过长夜的流星,方生即灭,也如山谷中的樱花,才荣便悴。每一个心念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应被允许接纳可以表达可以理解可以觉悟的。角色只是如幻的扮演,只是为了共同觉悟和体验生命的丰富而扮演,不是为了演好角色而忘记了我们生命的本来。我们的本质是佛,我们的家是极乐世界,我们是念佛人,念佛人在这个世界只是客居,是无位真人。依佛力充分的体验一切的角色如幻,游戏于此,觉悟于此,超越于此,善用于此,尊重自心尊重一切觉悟一切,充分的扮演吧!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2)-------
  佛陀能够给予这个世间的价值是不共的。佛陀以悲智圆满的心智面对这个众苦充满的世界,他以无尽的悲心念念不舍任何一个有情,展现大悲愿力为一切众生指引生命解脱之路。同时又以圆满的智慧洞见实无一众生可度,无一法可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照见一切苦难之因皆为不了本具佛性而已,这种圆满心智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是极为珍贵的。堪为三界导师,众生依怙。一个真正的念佛人当以佛心为己心,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同时运用无染的智慧,知一切法如幻,无能度所度,无实法可传递。于生死园林游戏自在至教化地,感恩教法之纯粹,唯一抉择无上心不杂余善,了义圆顿,速得无上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3 01)-------
  勇于直面内心的一切情绪。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习惯于调整距离,运用种种处世之道,让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显得有涵养,不发脾气,不急躁,不投入情感,不受伤害等等。这一切也没问题。但对于一个只想觉悟生命的人,可能并非如此。一个唯一以觉悟为发心的人可能更愿意的是直面一切真实的情绪感受,不回避,不压抑,也非故意放纵,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现缘,不加评判的体验每一种情绪,在佛愿的承载下接纳包容允许品味,认知它的本质,赤裸坦然无畏于所有的一切情绪,一切现行,一切都是无比珍贵的,一切皆是良师益导,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8)-------
  又值教主出家日,回首十二年出家生活,深感出家二字含义深远。家最初的缘起由贪欲而来,情染纠缠众苦之源,故悉达多太子为此世间示现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十二年前经历了两年病苦的磨砺,终于如愿离开那熟悉的世俗生活亲人环境,步入了僧侣生涯,可以说算是身已出家。然而身出家容易而心出家更难。在十二年的求道路上,发现仍有非常多的染着需要出离。熟悉了清净有规律的梵行生活,会染着于清净的感受,染着于晨钟暮鼓,染着于长衫飘飘,染着于梵呗妙音,染着于庄严的道场。适应了僧侣群体生活之后,又容易染着于所处的团队,染着于与师长的关系,染着于道友之情。全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教法又染着于所修的法道,染着于所持的戒相,染着于清净,染着于离欲的功德,染着于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然而真正的心出家是要破一切相见一切佛,一切的染着皆要荡涤干净,一丝不挂,于一切二元皆超越,于贪嗔痴与戒定慧皆等持方是出家的真实意。庆幸值遇果地教法,依佛眼观一切明了。只需如实知而已,业力不需要对治,因本不可得,唯有南无阿弥陀佛顿超九界,方为真实出家。赞叹教法之究竟,离一切相,满一切愿,出离一切九界杂染,唯有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7)-------
  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践法则都是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内心真实意乐就好。不要勉强自己去模仿别人,认为好像某一种形式更优更好。只要是内心真正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比方说可以选择出家可以选择在家,出家可以选择受戒可以选择不受戒,可以选择轻重等持,可以选择持重舍轻。在家可以选择成家或不成家,工作或是不工作等等一切都没有问题。佛法的学习实践不是勉强要求而是尊重生命真实的需要才有意义。尊重自己的心十分重要,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尊重自己的意乐才会真正的获得解脱自由,真正体会到佛法无上大利的真实不虚。每个生命自有她的出路,平等尊重,九界同归。不要压抑,勉强,要求,责备,把自己往套子里去套。每一个现缘,每一种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023 02 26)-------
  净土之殊胜恰在于指方立相当相即道。弥陀以圆满的佛果功德为一切众生展现了极乐世界真实功德相。依愿力而成就妙功德相来接引九界一切众生,回归性海之本具庄严,此善巧方便不可思议,可谓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因为此方便摄尽一切众生之机,不择根器,平等摄化。然有一类自命不凡之人,认为无相方为究竟,不取不舍直下认取实相才是了义,不愿意一心求生西方,认为有相不够高妙。此为骄慢种子,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即不圆,便成空谈实相,错认安心。故劝一切净土行人,当一心发愿求生西方,莫偏谈心性而排斥事相,如善导和尚言:汝一心正念直来,吾能护汝。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应常系念,如思故乡,如奔宝所,方可理事圆融,性修不二,果觉因心,两相契合。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5)-------
  小参应邀与大理的莲友们连线,分开一个多月,每个人都很努力的用法,也表达了最大的真诚。境界是唯心所现,的确每个人需要处理的点各不相同,弥陀给每个人的考试都是量体裁衣,恰到好处。虽然交流中仍有不对称的点,但是最大的价值是在呈现各自的视角时,不会忘记的是永远提醒彼此发心,回到依果地觉回观一切都是为了清晰法则的运用,在真刀实枪的现缘中毫不回避,坦诚相见,那任何事情都是最珍贵的给予,法则力量不可思议,同共守护是需要在境界中勘验的,相信每位莲友都会得到弥陀给予的加持,而得到生命的升华与超越。弥陀是大手笔,将一切的现行完美整合,给予每个人最适合她的觉悟机会,对称每个人内心的需要,心作心是真实不虚,法由心生真实不虚,一切现行皆是价值真实不虚,佛力住持不可思议,祝福莲友们用心体会,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4)-------
  佛法与一切外道的根本差别在于无我正见。“我”者主宰义。一切法门皆依正见得解脱。从声闻乘的五蕴和合无我。到大乘的阿赖耶识缘起无我,般若系的性空缘起无我,到一佛乘的如来藏缘起无我。佛法从不同深浅程度展现了一切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无主宰。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把本不可得的当成实有。才会投射出上帝造物主之说,归根结底都是“我”的变现而已。然而谈论佛法与外道的差别也只是就应病与药的角度而谈。倘若因此而建立实有佛法与外道的高低对待,仍是外道知见,仍是我见未泯,非无一法可得之解脱知见。故《金刚经》言: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于今天这个自力难行的时代,唯有彻底随顺弥陀大愿方知是法平等法尔本然,无上菩提本来具足本不可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023 02 23)-------
  又要上路了,每一段的风景都是那么奇妙和梦幻,在一个傣族的寨子里住了二十多天,看上去平静无事,其实每天都想像不到这一天会发生什么,弥陀的加持是全方位的,不间断的,每一件事情的呈现都会对应内心的一种需要或是一种执着或是一一个过去的创伤没有被关注,弥陀无尽的愿力会在每一个现缘中展现,满我们的愿,让我们看到执着或是疗愈我们曾经的创伤让我们觉悟一切现行皆是究竟的价值。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示无上心,这是无比的令人感动,我们只需要确认一点,一切都是弥陀的示现。在生命每一段因缘中都全然的投入,充分的感受,倍感珍惜每一时刻,珍惜眼前人当下事,何处青山不道场,当一段因缘结束时会了无遗憾,毫不执着,又以同样的赤裸的心未曾有的心去面对下一段风景,生命是如此的充盈而圆满,大美如斯唯有赞叹。愿共诸众生,同享极乐果。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2)-------
  唯识所现是永恒的真理。一杯水天人看是琉璃,饿鬼看是脓血。在我们身边这种事情恒常发生着。共同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不同的。此中没有本质的高低对错好坏之别。每个人所呈观的都是应该被尊重的。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角度而看不到别人的角度。或者只是以自己的角度投射别人。这就会带来误解和伤害。忏悔自身在行为中法慢给别人带来的冲击和伤害。九界同归恰恰给予了交织在一起又视角不同的所有众生一条究竟的出路,跳出这一切的纠结,所有的一切只是让我们觉悟而已,都是弥陀的加持,都是法性的展现,平等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呈现。接纳一切,感恩一切,包容一切,如大海涵纳百川,无论如何,那一点九界同归的誓愿不能丟,祝福一切人都能在过程中觉悟,远离贪嗔住平等舍。一切的相互投射只是习惯而已,不碍本质的清净与圆满,不碍弥陀誓愿导引的回归,信仰的抉择是唯一的,同为莲友,互相尊重爱护,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1)-------
  视我们生命中一切的展现都是弥陀的化现。众生的业本无实质,是由妄相执着所呈观的虚幻境界。但是由于我们强烈的执实习惯,痛苦才会显的无比真实,世界变的无比坚固,抓取和排斥,期待与恐惧才成为我们的根深蒂固的性格习惯。我们被我们自己的心牢牢的困住了。然而,有一个最善巧的方法超越这轮回的困局,就是视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弥陀的化现。一切唯心现。排斥变成了接纳,恐惧变成了欢喜,一切都是圆满的,不需要再抓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需要再期待。只有无限的感恩和庆幸。感恩这一切是令我觉悟的因缘,感动于弥陀无微不至的爱,满我一切的愿,幸闻弥陀具足名。心缘弥陀即是极乐,一切恐惧为做大安。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20)-------
  不需要通过比较建立价值感。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由通过比较建立的。成就感,价值感,优越感,满足感,欠缺感,自卑感等等,自我价值就在这里得到了认可和滋润。在一个修行团体中亦复如是。某人学的比我好,某人得到师长的认可,我要找到差距,我要努力。这一切其实都是自我亏欠心的投射而已。弥陀大愿九界同归泯除对一切的差别相的执着,直下回到本质具足的体性上,每一个生命的呈现都是最好的呈现,都是如佛一样的珍贵,无需和别人比较,本来清净,本来圆满。差别相即是法界的繁荣,像夜空中繁星的灿烂,光光相照,同为一体。珍爱自己,珍爱别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差别中看到同体的一如,于同体中欣赏差别的美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023 02 19)-------
  三宝加持,因缘殊胜。《往生论浅示》网络学习正式开始。此次学法因缘由广福寺慧红法师带众祈请,由三位师父带领学习,由二百多位莲友共同参与,其中有几位东林寺的师父和其他寺院的法师们也参与学习。大众学法热情很高,很多人提前近一小时进入会议室恭敬等待,全程无违规开麦,众莲友非常尊重因缘。我们以圆桌对话分享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赶进度,争取每一个核心点都讨论充分不留疑虑,再向下进行。每一位莲友都可以直接参与讨论,机会平等,去除权威化,大家心地都很舒展,法喜充满,共享佛果,同演教法。值此末法劫乱时代,愿乘法之威神之力,摧破一切烦恼,消泯一切对立,息共业于无形,灭三途之苦难。遍三千之国刹,示弥陀之愿海。祈愿三宝得以兴隆,正法得以久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法界有情,同登觉岸。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18)-------
  于所谓“专业修行人”中,最容易执着的大概就是“弘法利生”。故《金刚经》说:实无众生可度,无法可说。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处见地定要守得稳才可与人交流本无一法可得的无上佛法。否则认为我有正法,建立弘法事业,要解决别人的苦难,有法施于人,这与佛法毫不相干。全是差别缘起,狂心不歇,劳碌不止。净土一法与此处处理的干干净净。唯佛是念,平等缘起,全是佛恩给予,只有报恩而已,自我无丝毫立足之地。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佛愿印契一切本来平等,无一法可得,法执荡涤干净。法门之究竟唯有赞叹,九界互为莲友同沐佛恩。赞佛功德永无疲厌,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17)-------
  曾经一起发过誓愿的人在心灵法界是相通的。时空看似有阻隔而心是没有阻隔。自从新讷师到来,我们四人几乎是从早交流到晚上,细致的回嚼这一年多的经历,才发现觉悟的内容太丰富了。有非常多的地方是当时被忽略的而没有处理的部分。特别感恩新讷师的全然敞开的参与和充满意乐的关注,像是多了一面镜子把这一切照的更清晰。在团队中由于扮演师长的角色,角度是单一的,看不到的地方非常的多。而每一次的回嚼都会有更新更细致的角度来品味觉悟的滋味,而就在交流中过去没有处理的部分都消触在愿海中了。而与此同时就接到了有共同经历的莲友的电话,在另外的时空的另一颗心同时感受到一切消融的体验和释然的力量,弥陀愿力周遍法界,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感应道交难思议,九界莲友共消融,南无阿弥陀佛。


 -------(2023 02 16)-------
  道业未成先为人师的确不易。由于自身法则运用的不熟炼,在众人面前自我习气膨胀是很容易的。一个团体也好,一段关系也好,最初都是很容易以法相见。时间一久,团体中,由于教法的感召,信任仰慕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为首的人如果不能时刻警觉,完全以不可得的心观照一切,又没人及时提醒,就很容易感觉良好,蒙蔽就产生了。道友之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相互提醒与劝谏,然而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尤其是面对习气刚强的末法众生。而这个时代,耐心是最不易的,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被习气弹回来的时候,能否依然凡我同誓不相舍离,就是考验。心地不舍极其简单,于事相上永葆初心,永远信任彼此,承受业力的冲击,依然真诚爱护彼此的道业,不在意业力,不执着冲击带来的伤痛,以未曾有的心回到原点,以不变的真诚相待彼此才可以在团体或道友关系中走下去。但时间久了,耐心不够,提醒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而为首的人一但内心用法放松一点,忙于关心别人,习气就会形成力量,影响到团体。这样因缘就会变化。不过变化也没有什么。也是觉悟的机会,业力习气的展现也是觉悟的良机,一切时处直下回归都是法的展现。应当于此反观反省,并把反省的内容供养有缘,愿依此因缘同入弥陀愿海,南无阿弥陀佛。

  -----------------------
【返回首页】